2024年12月31日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返回首页
石屋大学
儋州石屋农村社区大学成立小记
编辑:【石屋之家】更新时间:【2012-02-16】浏览次数:【1276】

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
     ——儋州石屋农村社区大学成立小记

陈琳玲(驻石屋自愿者)

   12月7日早晨8点,三声礼炮震响。在众人翘首以待中,海南省儋州市石屋农村社区大学正式成立!六七十年代异军突起继而八十年代沉寂至今的石屋,再度迸发出自己的声音。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昌元,省政府秘书长许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省文联主席韩少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宋恩荣,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以及市领导赵中社、戴青云、陈开就、张广英、陈德贤等出席揭牌仪式。出席仪式的还有光大银行、省就业局、省科技厅、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有关单位领导,各镇镇委书记,市直单位主要领导、企业界代表、农民朋友、志愿者参加揭牌仪式。

    与会嘉宾纷纷致辞,强调了该所社区大学的意义、价值并寄予厚望。从农民需求出发、以农民为主体的免费大学——石屋社区大学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首创,它是中国成人教育在农村空白领域的一次有益补充和改革,将开创以乡土教材、乡土知识为主要内容,将乡土传统与现代意识结合的农村人才培训基地的先河。真正在实践中摸索农民的需要、发展的空间,促进农民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从而自觉并善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培育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有公心的新农民!它将是民间创新与政府能力的结合,创造一个广阔的平台,成就多方力量包括软硬件的统筹、整合与创新,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相信它的每一步,不管是一大步还是一小步,都将带动社会的进步。人潮涌动。简朴的石屋大礼堂会议室很快坐满了参加石屋农村社区大学首期培训的200多名农民学员。他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聆听了平日里“近而远之”的与农家密切相关的道道。温铁军的《新农村建设的最新政策解读》,用鲜活的事例点出了中央破解“三农”难题的决策过程以及相关政策着眼处、用力点,畅谈了农村生产环境、农民合作组织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城市文明消费环境在农村的根基;杨东平的《新农民与新农村》论述了“农民主体”的现实意义,从理性角度清晰指出农民发挥主动性和智慧的必要性、必然性与可能性;宋恩荣的《民国时期政府是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从历史角度给了新时期搞农村建设的有识之士以鼓舞;韩少功的《让文艺回到人民中间》,让人们看到了文艺、文化对农村生活质量的特殊影响,他强烈呼吁各级干部、社会各界行动起来,不断创新文艺载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肃的学问其实也并不遥远和刻板,精彩的报告不时赢得学员们的掌声。曾在原石屋大队书记胡松身边工作过,如今已69岁的王裕道老人边认真听报告边细心作笔记。他说:“专家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形势分析得很深,讲得很透,听了以后,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刻,很受启发。”学员范新城很有感触地说,第一次近距离聆听著名专家学者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报告,感觉很新鲜,也长了见识,对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袋装育苗的塑料袋要打3至4个孔,营养土用表土与牛粪按4:1的比例掺和……”“定植橡胶树时不能埋土太深,露出芽眼2至3厘米,同时淋足定跟水……”“早就听说石屋村有农民培训就赶了过来,听了专家讲解后,对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及防治病虫害有了一定的理论认识。回去后将用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科学种养,规范管理橡胶、瓜菜等作物,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农产品,不断增加自己的收入。”……培训班上,市热作中心、农技中心、畜牧局等单位的专家热心地给农民学员们讲解橡胶栽培、管理,瓜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及农家养殖等技术知识,不少农民朋友频频点头、欣然领会。但我们也看到,尽管培训班里座无虚席,却有不少学员是心不在焉地摇着与会资料,还不时地叨上几句。也无怪乎他们,高人一等的讲台、前后排过大的距离、局促手脚的座位排列,难免让惯于手脚劳作的农民感到极不自在,还不如拉到田间地头秀一秀。这也给我们结结实实地提出了不少难题:社区大学要想走得远,走得实,到底该怎么搞?课程内容如何设置?教学管理如何进行?如何能保证实效、有序又让人感到轻松自在?我们的语言是否足够通俗易懂?都必须大众化么?有用的定义是什么?我们所谓创新性和必要性的关于人文、科学、艺术以及社团组织的课程能吸引农民么?如果说潜能是可以开发的,又如何开发他们的需求?如何拓展外来资源与本土需要结合?……知识农村化,农村知识化,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而惟独被生活需要的知识,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正如晏阳初先生指出的,人民不单应有言论的自由、信仰的自由、国家安全保障的自由,还更应该有免于愚昧的自由。在农民中埋藏着丰富的脑矿,只有充分重视合理开发,开启民智与天然德行,才能使他们真正过上尊严而幸福的生活。而这,才是我们民族未来的希望所在。

    当天下午召开的“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教育”论坛也指出了平民教育、全民教育的历史视野和在国家已着手进行的教育机制调整中战略位置。“连一向被人们视为国内大学的领头羊、日来被人们批得厉害的北京大学,一向以能用英语演讲著称……的北京大学也开始搞农民工技术培训,况西南大学乎?”温铁军老师热忱地幽了来自西南大学的周鸣鸣老师一默。极有理想主义的热乎劲的她果然一鸣惊人、鸣而不已,热情洋溢地介绍了伟大实业家卢作孚对教育的重大贡献,表达了自己对卢作孚先生的万分敬佩之情,还忍不住提出自己心愿——在重庆北碚建一所社区学校。来自厦门五齐学校(取自孔子《论语•里仁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张芳老师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厦门办人文职业培训学校四年来的成果、经验和困境。如何在社会转型中培训人们必要的技能、基本的礼仪,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无疑是个现实的问题。然而因为长期惯性思想的局限,国内有许多政府官员对有益的民间教育革新的创造性尝试非但不理解还多加阻挠,当然教育机制、社会结构本身的陋性和弊病也是症结所在,这也格外赋予了社区大学特殊的社会意义——沟通。存在的意义正在于在那些看似不可能的荆棘之地开出花来,在于突破旧有框架进行革新。

    单靠民间志愿者的一相情愿是不行的,否则只会“我们动,乡村不动,村民不动”,而只简单地走群众路线也是不够的,还在乎广大大小官员们是不是真正执政为民、一心为公,而敢于、勇于并乐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也在于有没有合理的机制为他们保驾护航,而不是“阎王易作、小鬼难当”。这不,雅星镇党委书记侯启江就疑问石屋农村社区大学是否只局限在那大镇的培训范围,资金怎么保证?温铁军教授的一番话让在座不少人都做了次“扩胸运动”。千万别把咱们办的事看窄了,看小了。就象当年大寨,多少人去参观,吃喝拉撒都做了有机肥,还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这次社区大学才开班,这不就为志向蓬勃的周鸣鸣老师更壮了胆,还吸引了张芳老师千里迢迢把自己办学四年的经验送宝来了。这事是需要通力合作的,包括社会各界尤其企业界大力支持的。真把它这个首创办好了,自然有人抢着来取经,争着送东西来,这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到时候说不定拉丁美洲、非洲、越南老挝都过来呢。要有全球眼光,笑迎八方客……赵中社书记也郑重表示,将整合培训资源,将人劳、扶贫等培训资金捆绑使用,最大效用地为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服务。我们冀望更多的国家干部能为民敢为天下先。

    其实,农村社区大学的成立,又何尝只是对农民的再教育呢?在它的筹备以及人们的探讨中,我们何尝不再次看到我们自身的历史位置和公民责任?“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曾经的石屋曾创了两个双百“集体存款上百万元,粮食总产量上百万吨”,从何而来?胡松老书记带着当时的壮劳力们开山种胶、披星戴月奋战了数载,才有了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局面。而改革开放分产到户后,固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萎缩了的集体经济也丧失了其经济整合的功能,退出了公共活动的舞台,民间文艺日间衰微,如今还有几人能唱山歌呢?重书在在墙的“艰苦奋斗,重振雄风”的精神会否只能作壁上观?曾经的赤脚医生不复后,农村医疗经历长时期的“看病难”的艰难终于迎来了“合作医疗”的新局面,但对于农村实际卫生保健状况的改良能发挥多少作用?我们是否需要自己的技术人员?农村教育,经历了“上学难”的长期间歇性爆出父母亲因无钱给孩子上学而卖血或自杀新闻的尴尬沉痛后,迎来了九年义务教育减免学费,但是心智活泼纯朴善良的农村孩子比之城市孩子因环境资源的局限仍输在了起跑线上,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同在蓝天下”?而最简单的例子,因着被贬谪的苏东坡先生而成为诗乡歌海的儋州,有多少人还真正记得这位诗哲?还是仅只停留在饭店称号和肘子的美味上。“里仁”村的村民们多少还询问过这名字的来由呢?……我们,是否已丧失了梦想幸福的能力,甚至是勇气?

    暮云四合,喧腾的村庄安静下来。颀长的树木,静默着。树影婆娑,在社区大学洁白的粉墙上。电教室、礼堂、图书馆、展览室、健身室、办公室、宿舍间,天顶错落木格、彩灯可变身舞厅的大食堂,宽敞的篮球场……可曾让孩子们睁大好奇欣跃的双眼,可曾那个时代走来的人们感到熟悉而更丰富,可曾让中年妇女老少爷们姑娘小伙感到跃跃欲试?它似乎不动声色地以自己的存在,宣告了一种可能。另一种理想居住的可能。在那里,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那里,人们以辛勤的劳绩诗意地栖居。有着土地亲恩和自在,人们朴素地热爱着智慧和真理,尊重知识并善于求知,在彼此关系中友爱互助,靠着自己的双手获取食物。在那里,人们乐观坚强,行走于内心的信仰……

    是的,正如温铁军教授与志愿者们分享的,真正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绝不只是尊崇丛林法则的动物园。即做人,就不做牲口。真正发达的社会,是具有理性思维、社会责任、道义精神的社会,是由具备独立人格、勇于追求现实中的美好的人组成的社会。然而,我们目前的教育,恰恰缺失了此在的尊严。那么,就从这一个开始,从我们现在开始,老老实实向农民学习,老老实实向生活学习,以平常之心,为平常之事,打好每一步基础,充分了解社意民情。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而这士,是你,是我,何尝不也包括了农民自身呢?谁都不是谁的拯救者,事情,是靠大家一起完成的。但愿,“底层”的字眼,终究在我们的词典里作古,但愿农民能发出自己的真声,但愿我们的社会,人人都摆脱了冷气,是向上走的……

    是的。石屋的社区大学,只迈出了它蹒跚学步的第一个脚印,还有很长而艰难的路,要我们大家去走。尤其是农民朋友自身。什么时候,不会当外来者为了社区大学忙活着时,不仅仅是几个热心的阿婆、妇女和被老师以劳动快乐诱惑来的孩子们主动参与进来呢?什么时候,当外来者离开,这里不会一切照旧,而是常新呢?未来,决定了现在。而将来,是现在的将来。路漫漫其修远兮……

首页 | 关于石屋 | 教育基金 | 石屋风采 | 石屋小学 | 农村大学 | 农村法坛 | 石屋农经 | 媒体看石屋
石屋村 地址:儋州市那大镇石屋村 固定电话:联系QQ:158263223 移动电话:
Copyright◎ 2011 石屋村保留全部权利 技术支持:惠诚网络 做同款请联系18976961701 魏经理
QQ客服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