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就要有一种精气神 ----那大镇石屋大队追记
编辑:【石屋之家】更新时间:【2012-02-16】浏览次数:【16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重大举措。省委提出把文明生态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综合创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市着力倡导“以邻为伴,与邻为善,互谅互让,实现双赢”的理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全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是全省最早以现场会形式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最早推行连片创建、最早开展农村综合创建、最早实现文明生态村过半乡镇的市县,并涌现出一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组织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典型镇和典型村。为掀起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潮,我们陆续推出《新农村·新希望》系列深度报道,报道这些典型镇、村因地制宜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以激励全市上下学典型、赶先进,以只争朝夕、艰苦创业的精神,推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石屋大队,即现在的石屋村委会就座落在那大镇西北的一个山沟里。上个世纪70年代,石屋人就在这山沟沟里创造了“两个100万”---存粮100万斤和大队现金存款100万元的奇迹,因此,石屋被誉为“南方大寨”,成为全国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市委书记赵中社在石屋调研时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造山河归纳为“石屋精神”,并号召全市学习“石屋精神”。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的第一个春天,记者走进这个曾经享誉大江南北的村庄,追抚前辈改天换地的无畏气慨,感悟新农村建设所必需的精神支柱。
一种好精神: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改造山河
记者在村民的引领下走进了石屋村历史博物馆。博物馆不大,80多平米,里边存放着当时村民开垦种植的图片和资料,透过这些泛黄的图片和资料,可以看到上个世纪50年代起到八十年代石屋人建设家园的峥嵘往昔。
石屋村委会下辖石屋、富豪、冒坤、五岭和大坡新村等五个自然村,共370多户1900多人口。当时的石屋,举目皆荒山,出门苦无路,依赖着1200多亩的“望天田”养活5个自然村的老少。石屋人从周边国营农场大种橡胶上受到了启发,决心开荒种胶,把全队的117座山头变成金山银山。
不向上级要一分钱,石屋人就这样干开了。天蒙蒙亮,全村劳力就开往山上,你荷一把锄头,我挑一副畚箕,头顶着草帽,手提着水壶,装上红薯芋头当午饭,在山上一干就是一整天。86岁的钟富兴老人时任石屋大队长,他告诉记者,有时要干到晚上9点,许多人家的小孩几个月难得见父母一次,早上出工时小孩还没睡醒,晚上回来小孩已经入睡。
站在石屋的制高点极目环眺,无法想象昔日荒山的模样,只见视野里的山野郁郁葱葱,一带带的是橡胶,一簇簇的是果树,一方方的是稻田。上个世纪50年代起到八十年代初,是石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改造山河的一个生动历史时期。石屋人不靠国家一分钱,用自己的双手开荒造田,砍了117个山头,凿出了灌溉5个自然村田地的水利沟,种植了13万株橡胶。
一个好团队:胡松和团结奋斗的石屋人
提起石屋的往昔,就不能不提到胡松。1955年,当时胡松任石屋大队支书。
不能带领群众开辟富路的支书不是好党员!
不能让老百姓过上宽裕生活的支部就愧称党的战斗堡垒!
胡松是个有想法就要干下去的人,是一个干起来就要干成事的人,是一个干事业要走在前面的人。每天都是第一个起床,招呼村民集中、布置当天任务;每天都是最后一个收工,看看新种的胶苗、想想明天的工作。记者在挂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全体代表纪念”照片的厅堂里见到了胡松的遗孀张甲老人。老人80多岁,依旧精神矍铄,她告诉记者:“老胡不仅从不缺工,我要照看5个孩子,他还要我跟大家一样出工,大家都是那么干的。”
是的,石屋人在胡松的带领下,硬是连年苦干,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从没怨尤,从没松懈。夜以继日地开荒耕田、种植橡胶,基本上是他们那代人生活的全部。夫妻俩如果不是同一个工种,很难在白天见上面;劳动力除非家里有大事,从不借故请假。“想法完全一样是不可能的,但是,想着这致富是村里的事、是大家的事,也就没人偷懒滋事了。”张甲老人说。
也就这样,石屋人以强健的力量和团结的精神,创造了一个新型的富裕的新农村的形象,它的时代意义已经超出了朴实的石屋人的想象。
一片新天地:创造了“南方大寨”
山头平了,村民们种上了郁郁葱葱的胶林;水利到了,村民的禾秧绿油油的一片。石屋村民靠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苦日子。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的万元户不计其数,村集体每年现金存款达100万元、存粮100万斤,成为当时海南乃至全国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被誉为“南方的大寨”。当年的全国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石屋双百万”!
生产发展了,村民的生活变得宽裕起来,村干部带领大家对村里进行规划,搞整齐划一的平房设计。据了解,石屋第一幢农民楼房在1976年出现,随后整齐划一的两层楼房就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到上世纪80年代初,石屋95%的村民住上了小楼房。
据村民回忆,那时的石屋村委会社会化程度十分高:没有商品经济概念的年代,石屋就建起了大型的橡胶加工厂、粮食加工厂;组建了大队汽车队、拖拉机队,建设了农械厂和规模较大的农科所,连“两院”的师生都经常到石屋大队实习、生活。村里有与县级招待所一般规模的大队招待所、大礼堂、办公楼、大队食堂等等;有了象样的医疗机构、上规模的学校,公积金、公益金达159多万元,石屋人实行了公费医疗,老人有养老金,小孩子免费上学。石屋人还有了自己的电影队,村民不出村门就可看到免费电影。
走在石屋的村道上,感受着沧桑,感受着变迁,石屋精神,穿越时代,照亮了新农村建设的前路。人是要有股精气神的,新农村建设也是如此!(记者徐良伟 陈文绸 编辑范志平)
信息提供:儋州市新闻中心(2006-04-25 09:51:35)